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外墙保温涂料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 2022-07-14    作者:admin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所谓外墙保温,就是给建筑物穿上一件保温外套,这件保温外套既要保温,还要漂亮。目前市场常见保温为外挂式保温,外挂式外保温技术主要是通过粘结砂浆或使用特定的固定材料把保温材料悬挂或者粘贴于外墙墙体之上,随后涂抹防裂砂浆,将其压入玻璃波纤的网格布之中,使其形成保护层,再于外部做装饰面即可完成。


建筑外墙保温技术就是建筑节能技术的一种,由于建筑物结构形式,气候条件、系统材料、施工工艺、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即使.为成熟的保温系统同样也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尤其是保温系统外立面的裂缝问题较为突出,轻则影响美观,重则渗水、脱落,丧失节能效果,缩短建筑物使用寿命。所以,在施工中要特别注意,不要出现如下情况:

一、 保温层与基层粘结不牢固、虚粘

产生的原因:

1、基层原因:

带有尘土或表面起砂的基底会在有承载能力的基底和隔热保温板的粘结材料之间形成一个隔离层,基于这个原因,就必须首先检测基底的强度(粘接强度试验、划痕试验),并将松动的粉尘、砂子及残留的砂浆油污清理干净,特别是砌筑墙面。基层潮湿、露水,墙体表面的孔洞被水充满,胶粘剂无法“扎根”到墙体表面的空隙中而形成粘结强度。

预防措施:强度检查,清理干净松动的粉尘、砂子及砂浆残留物,涂刷好界面剂。基层面应干燥合格(含水率小于10%)

2、材料原因:

保证胶粘剂的粘结强度,胶粘剂与保温板拉伸粘结强度“常温常态≥0.10MPa、耐水≥0.10MPa”;保证粘接面积,有效粘接面积≥60%,控制好粘接砂浆和易性,采用正确的施工方法,合理挤压保温板粘贴部位。严格控制灰缝;避免基层平整度偏差过大虚贴情况。

二、 裂缝

产生的原因:

1、保温层裂缝。保温板布置不合理,板缝过大,板与板高低不平,加强网处理不到位。

预防措施:尽量使用整块大板,避免使用小尺寸的保温板,避免“十字交叉缝”,且尽量使保温板之间的板缝(T型缝,工字型排版)错开至少200㎜以上的距离。在门、窗及洞口,要求保温板远离边角至少200㎜以上的距离。确保保温板垂直、平整、无板缝高低差显现,可以使用打磨板“弧形打磨”此部位,消除高低差,保持网格布的位置不发生偏离。过大板缝必须采用保温板条或发泡剂填缝,严禁砂浆填补;板与各门窗洞口必须增设加强网。

2、抗裂层裂缝。保温板层开裂都会导致抗裂层开裂,另外抗裂层过厚,网格布施工不合理也会导致开裂,在保温施工过程中薄抹灰厚度越厚,越容易开裂。

预防措施:抗裂砂浆不宜过厚一般2–3㎜,网格布铺设于抗裂层表面,以不露网约见网纹为宜。网格布与网格布之间必须合理搭接,搭接不得出现“干搭接”,且铺设平整严禁皱折。

三、起泡、鼓包

施工时,部分主体外墙洞口未塞堵严实,后期室内外高温差导致的冻融循环,4公分厚岩棉薄抹灰系统不足以承受其导致的张拉力,直接导致了保温层局部鼓包,脱离及拉裂,后期还会出现。

水蒸气的渗透动力来源于围护结构内部和外界的湿度差。由于建筑物内、外部的温、湿度不同,使得围护结构两侧的水蒸汽压力不同,.终会达到平衡。水蒸气总是从水蒸汽压力较高的一侧迁移,这个过程称为水蒸气的渗透,也称为透气性,其实是水蒸汽的扩散能力。不同的材料水蒸汽的渗透难易程度不同。

预防措施:①拔掉了保温板,通过调整相应板厚,再增加粘接砂浆有效粘接面积;对墙面从抹面层涨拱起来的一般裂缝部位,铲掉松动墙皮,加打了保温钉(在4公分厚原保温系统上加打14公分长钉子), 重新挂网加强,再涂料工序恢复。②高质量、匹配性好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必须同时考虑到“水密性---吸水性---透气性”三者的平衡点,相互平衡、相互匹配。也就是说水密性和透气性这一对矛盾是通过吸水率来平衡的。在外墙外保温系统标准中对饰面层和抹面层共同组成的防水层的性能指标进行了限制,要求其吸水率不超过0.50KG/㎡·24h。

四、墙体保温层空鼓、脱落

1、产生的原因:(1)粘结面积不足;(2)锚栓过少或锚栓长度不足;(3)粘结砂浆质量差,保温板与砂浆的粘结强度不足;(4)粘结中发生流挂造成局布空粘或虚粘;(5)保温板表面荷载过大,极易直接剥离保温层造成脱落;(6)墙体界面处理不当,找平砂浆与主体墙空鼓;(7)粘结时间过短即进入下一道工序;(8)施工过程中,基层偏差较大,迫于工期压力,对基面的接收没有标准,放弃了原则,凹陷处多层保温板叠加找平,有些部位粘接点砂浆过厚,导致钉子及砂浆管控力度不足,有效粘接及可靠固定都达不到,直接导致后期局部涨凸明显,抹面层被拉裂,保温板脱落等。

2、预防措施:做好保温系统中聚合物砂浆、保温板材等材料的选取和控制;加强过程验收和执行抽检制度;设置分格缝,以吸收墙体结构变形及墙饰面本身温度变形,防止因此而导致的开裂和脱落;必须选用耐碱性能符合标准要求玻纤网、耐腐拉拔力符合标准的锚固件;在施工时对现场墙基面进行界面处理、对使用粘结材料的控制、粘结面积的控制并确保粘结时间。

五、落水管安装处理不当

1、外墙预埋落水管与后安装PVC竖管多处雨落水管连接处渗水,流至保温与主体夹层内。导致墙面发胀开裂。

2、针对之前安装的落水套管接茬渗漏维修,考虑不好取下更换,考虑后期继续渗漏的隐患,跟总包交涉派人共同参与维修的同时,对触手可及的缝隙部位用堵漏宝封口以后,涂刷了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

七、墙体保温层开裂渗水

1、产生的原因:

(1)外保温墙体基层设计时大多数不采取水泥砂浆找平,或采取水泥砂浆找平施工时一般没有做防水处理要求;

(2)水泥砂浆施工当时气温差异或者说干缩开裂造成缝隙。

(3)外保温墙体保温及抗裂层施工干缩开裂造成缝隙;

(4)保温板粘贴时局部出现通缝或在窗口四角没有套割;面层中网格布的埋设位置不当,过于靠近内侧;因网格布间断开无搭接或搭接尺寸不能满足规范的要求,窗口周边及墙体转折处等易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未设增强网格布;

(5)未安窗框先作保温或者做完保温后单抹窗口,外窗框密封胶位置不当;未设保温系统的变形缝,因系统的连续面过长累积变形过大而引起面层的开裂。

2、预防措施:①针对开裂部分维修措施:对保温层以下基层结构引起的结构性裂缝的处理,分为需要进行结构加固处理的裂缝与不需要结构加固处理仅需裂缝加固处理两种;需要进行结构加固处理的裂缝,应将保温层沿裂缝处各向两边延伸2厘米~5厘米的地方截掉,直至水泥或砌体基层,清理去除杂质,让裂缝完全暴露,然后依据有关部门对加固的要求进行加固处理,待确认处理合格后,用相应的材料将保温层修复完好;框架梁柱与填充墙之间,以及窗角45度斜裂缝等不需要进行结构加固处理的裂缝,处理方法及步骤为:暴露基层裂缝是将保温层沿裂缝处向两边延伸2厘米~5厘米的地方截掉,直至水泥或砌体基层,清除杂质,让裂缝完全暴露。修复保温系统时应根据被截掉的保温层的宽度、长度,裁剪好聚苯板修复保温系统,待加固处理层实干后,用粘贴砂浆将裁好的聚苯板粘贴好,然后用具有很好柔韧性的抹面砂浆中夹网格布将裁掉的部位修复平整。②加强材料验收、隐蔽验收、检验批验收等管理工作;防水层应设分格缝;预留门窗洞口尺寸要准确,窗框安装、密封到位;外墙防水层施工时,基层应充分润湿,并分层抹压;施工完后应及时进行淋水养护;保温层施工时墙体界面砂浆涂刷到位,保温板安装排版到位、平整密实,网格布的埋设及搭接合理、压紧抹平;采用柔性防水材料嵌缝,可吸收变形,增加饰面抗渗性能;应在隔一定高度处留设水平伸缩缝,缝中安装间断的托架承担自重,防水产生水平裂缝。

七、涂料施涂产生脱皮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1、涂料施涂产生脱皮的原因:①保温各工序技术停歇,即自然养护时间未到,随即进行下道工序,潮气、水化热等没释放完,直接导致了后期大面的起鼓、分层,翘曲及开裂,增加了太多维修量。②基层原有松散物质没有清除干净;基层含水率高,过于潮湿;腻子配合比不佳、粘结强度低;涂层过厚;

2、防治措施:用扫帚或毛刷清理基层表面。如基层表面污垢、油渍严重,可用清洗剂彻底洗净;严格控制基层的含水率。一般要求建筑外墙表面含水率应小于10%,金属面不能含水珠和湿气。如达到此种要求,也需待干燥后方可施工。干燥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抹灰面需10d,现浇混凝土需20d,同时避免在湿度大的季节施工;如胶凝材料比例过低,则无法保证其粘结性能;减小涂层厚度,可避免因自重过大引起坠落。原则上水性涂料厚度不超过0.5mm,乳液型涂料不超过3mm,溶剂型涂料不超过1mm。避免因上道工序未达到规范养护时间就进行下道工序施工。